个人背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
85雅思:Offer:伦敦政经学院国际政治经济
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政治经济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政策学
爱丁堡大学比较公共政策
明确方向
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地进了现在的专业,懵懵懂懂地加了学生会和社团,懵懵懂懂地开始享受自由的大学时光。那个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嗯大学毕业之后我要继续读书”的想法,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说清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真的喜欢读书”,还是想“多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学生时光”。毕竟那个时候,对所学专业的感觉也谈不上喜欢,只能说是不排斥,我的成绩也只是处于年级中游。
大二的时候,随着学业的加重和接触更多的学长学姐,我对自己的了解也慢慢深入。首先,虽然我不反感念书,但是我不是一个有学术天赋,也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所以读研究生,再读博士,最后回学校教书这条路不适合我;其次,如果要在大四毕业的时候就直接工作,那就要在大四到来之前就做好充足的求职准备,而我不想让宝贵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忙又狼狈;再加上我在高中的时候错过了一次出国读书的机会一直很遗憾,出国深造的想法就在我的心里产生了。
大三的时候,也是怀着“先去国外看看”的想法,我参加了学院的学期交流项目,去欧洲交换学习了一学期。不得不说,这学期我学到的知识比在国内两年的都要多。在国内,只要听听课,考试前临阵突击一下就可以考一个还看得过去的分数,而学到的东西寥寥可数。但是在国外的这学期,每一门课都伴随着激烈的课堂讨论,大量的课后阅读,以及语言的隔阂。很庆幸在这样的挑战下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交换成绩,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我发现了自己很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模式。经过了这一学期,我算是多多少少爱上了这样的学习生活,坚定了自己出国的想法。
提升背景和选择学校
以上是我决定要出国的全部心路历程。自从坚定了要出国的想法后,我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包括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Master。我翻看了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发现很多,和周围其他找机构的同学不同,我是先自己搜集了很多学校资料,整理好了申请学校的名单以及需要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流程之后,再开始找机构。因为了解的足够多,所以对机构的期望不是“帮我申请学校”,而是想找一个能带我写出更好的文书的机构。一开始我打电话咨询了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留学机构,可能是我前期准备得太充足了,感觉没有一家留学机构能给我一个准确靠谱的定位,而且负责前期咨询的人对申请需要准备的东西知道的比我还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签了国内某知名机构的同学请我帮忙润色自己的个人陈述,我看过之后非常惊讶,这篇据说是资深英语教师写出来的文章感觉还不如我的雅思作文。后来,是在找学校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指南者,然后顺便加联系方式咨询了一下。前期负责咨询的小哥非常靠谱,感觉终于找到了一家靠谱的机构。在前期咨询的时候,负责的小哥还给我推荐了伦敦政经国际关系学院下面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其实这个专业我很早之前就看到过,它比较偏经济学,而且又是在伦敦政经最好的学院下面,我觉得希望比较渺茫。但是不管是前期咨询的小哥和后面签约之后带我的老师,都鼓励我把这个项目放在offer之后,负责的老师也都会提醒我还需要做哪些事。
事后想想,申请成功光有好看的成绩是不够的,关键是在于自己的经历,以及通过一篇文书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通过专业,有学科素养的语言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准备申请的资料,真的可以一步步明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一开始确定的申请方向有两个:准备之初自己选择的公共政策,以及在指南者的帮助下发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按照指南者的引导下分别准备这两块的个人陈述资料时,我发现自己其实对政府管理,政策制定之类的东西真的没有兴趣,相反,经济和政治在国际局势中的互动关系看起来十分有趣,而且,经济学的内容与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关系更大。只有在明晰了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之后,才有办法在言语之中体现出自己对专业的热爱,一篇干巴巴的记叙文是没有办法打动招生官的。
可能是因为准备得比较好,我整个申请季都很顺利,我最想去的项目在我投递申请的一个月之后发来了
首先,申请学校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和选择学校。我的建议是第一先打听一下同学校类似专业的学长学姐最后都拿到了哪些学校的<span style="font-family:; font-size: 11.5pt;" color:#333333;"="">offer,如果是想转专业,看一看学院里面有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二,了解了这些基础情况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浏览一些学校的网站,把自己可以读又感兴趣的专业选择出来,并整理好申请开放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和手续等信息。当你做到这一步的时候,相信你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申请目标。下一步,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仔细了解你的目标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背景。比如我想申请政治经济学的专业,但是我本身课堂接触经济学的部分比较少,所以通过实习弥补这一块的缺漏。再有,如果决定好找留学机构的话,大三下学期可以先找起来了(前面收集了那么多的学校信息,相信你一定不会被黑心中介骗走啦~),注意一定一定要选择一家能帮你打磨文书的。
然后,文书的准备最好也按照项目的设置和学校招生的偏好来。简单来说,如果是一个偏实例分析和应用的专业,可以多强调自己从做课外实践学到了哪些东西,如果是学术型的专业,那就要多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课题研究。再有在准备个人陈述的时候,可以先一条一条地把自己大学阶段做过的所有时期都罗列出来,然后选择有意义的扩写(指南者的导师们会带着你做这件事情),在写的时候,切忌写成简历的扩充版,一定要在叙述中展现自己的想法,不管是从某次经历中得到了哪些提升,还是自己对专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规划。
还有关于找老师要推荐信,其实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非常知名的专业大牛的推荐信,那么剩下的推荐信都只是作为完善你申请的一部分存在,只要不出大漏洞,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找一个熟悉你,欣赏你的老师写一封真诚的推荐信,一定是有加分效果的。
最后,当你准备好这一切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把申请递交出去,然后耐心地等待了。申请学校是一件令人忐忑的事情,并且努力的方向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很多人都是从这种申请的煎熬和等待的煎熬中走过来的。但是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努力过,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